![]()

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,风味独特、香、粘、味道可口,无任何添加剂。
配 料:纯黄米,红芸豆或者红小豆
品一品,尝一尝,别拿豆包不当干粮
在古时候有个传说天气非常寒冷的时候,有个彦语(寒冬腊月,冻掉下巴)所以吃了粘豆包可以沾上。
做法:大黄米和糯米做皮东北的饭豆做馅,包制而成
特点:粘嫩、爽滑、香甜
东北风俗*黏豆包
这里说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东北,不是今天的东北。----
黏豆包是东北人冬天里必吃的食物,家家户户都要做黏豆包,冬天里不吃黏豆包还就真的没什么可吃的了,不能整天总吃大馇子粥大饼子的,需要用黏豆包调剂调剂。再说了,黏豆包抗饿,是冬天里的好嚼裹。
黏豆包通常是要蘸白糖吃的,但一般人家买不起白糖,就只能就菜吃了,吃黏豆包就的菜往往都是熬的酸菜,热气腾腾的。黏豆包需要热吃,凉了就不好吃了,发硬。
黏豆包是用大黄米糯米或小黄米撵成面儿做成的,也有用黏玉米做的面,黏玉米有黄白两种,白色的比较少,黄色的多。但黏玉米面做的黏豆包不如小黄米或大黄米做的筋道好吃。最好吃的是糯米(俗称粘大米)做的
黏豆包其实很不好做,说不好做是指做起来比较费事,所以现在的东北人已经很少有人自己做黏豆包了,想吃都是到市场上买现成的,但市场出售的黏豆包不很正宗,没有自己做的好吃。
做黏豆包首先要把糯米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泡好了,然后送去磨成面儿,叫粘米面或黄米面儿,这种磨好的糯米黄米面儿是湿的,带水,如泥一般,很沉。拿回家还需要发酵,发酵过程需要十分注意,不能发酵过头了,或者时间太长了,时间太长就会坏了,所以黏米面儿发酵不能超过两三天时间,其实有些发酸了就可以了。
发酵糯米黄米面儿与发酵白面不一样,白面可以发起来,但糯米黄米面儿是发不起来的。
做馅的小豆要先烀好然后捣碎,加入白糖或糖精。当然很多人家馅里是不放糖的,主要是舍不得。黏米面儿很粗糙,压成饼皮十分容易开裂,所以包的时候很费劲,需要经验,不是什么人说包就能包上的。
通常一次要包很多,有的人家要成缸地包。包好的黏豆包码放在盖帘上,拿到外面去冻,冻好后放到缸里。缸里要装上一些雪把豆包掩埋起来,以免风干。吃的时候再从缸里往出拿,需要多少就拿多少。
![]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