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过节送礼首选 武夷岩茶 武夷山特级正品大红袍250g 圆筒礼盒装] _食品/保健/食品/茶叶/零食/特产__科技时报
  • 过节送礼首选 武夷岩茶 武夷山特级正品大红袍250g 圆筒礼盒装
198.00

过节送礼首选 武夷岩茶 武夷山特级正品大红袍250g 圆筒礼盒装

送礼

  • 新品特价
  • 跨新年
  • 诚信品牌
  • 优选
  • 全国包邮
【礼盒名称】:大红袍圆筒礼盒(半斤装)
【主要材料】:纸制品 
【可选颜色】:红色
【可装茶叶】:250克茶叶,每袋125克,共2袋250克。
【礼盒配置】:1手提袋,2个圆形纸筒。
【单个圆筒尺寸】:8.8CM直径*24CM高度
【手提袋尺寸】:26*18*9CM
 
 
 
 

【条 形】:正身紧致呈乌褐色

【火 工】:中火
【汤 色】:深琥珀
【口 感】:盖香水香一致、绵柔纯正、汤底醇厚爽口、喉韵回甘强烈。
【耐 泡】:6次左右
【规 格】:125克/一盒,一套2盒,共250克。 

【生产日期】2016年纯茶
【产 地】:武夷山正岩

 冲泡方式:
    茶量:以容器(壶或盖杯)大小而定,一般为容器量的半数量。
    水量:以茶量为准,一般一克茶叶20-25毫升水。
    水温:应达初沸98摄氏度以上,特别是第一次冲泡。
    浸泡时间:第一次以1分钟,第二次1.5分钟,第三次3分钟较适宜,以后逐渐时间接近加 倍延长,尽量保持汤色与第三泡一致,优质武夷岩茶可以冲泡六次以上
 

一、武夷大红袍的生长环境

   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(现改武夷山市)东南,四面皆溪壑,有三十六峰、七十二洞、九十九岩之胜。山中气候温暖,常年雨量充沛,岩泉渗流,云雾弥漫,相对湿度较大。土质为岩石风化后的砂砾壤土,结构疏松,酸度适宜。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,形成了岩茶独特的品质。
武夷全山皆产茶,形成岩岩有茶,非岩不茶,又有岩茶和洲茶之分。生长在岩凹、石隙、石缝天然形成的“盆钵”里,或岩壑幽涧之两侧的称岩茶,品质最佳的为“正岩茶”,产于慧苑坑、牛栏坑和大坑口,号称三大坑。产于武夷山范围内,三大坑以外和九曲溪一带的,称“半岩茶”或称“小岩茶”,品质较逊。产于平地和沿溪两岸的,叫“洲茶”,其品质只能算一般了。四曲至六曲是岩茶集中产区。

武夷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树,被
誉为“茶中之王”,生长在天心岩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,岩壁刻有“大红袍”朱红大字,茶树所处的峭壁上,有一条狭长的岩罅,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

二、关于武夷大红袍的茶树情况

    天心岩九龙集石壁上现存有茶树6棵,从“大红袍”石刻旁上层第一棵算起,按顺序编号,上层4棵(历史上称正本),编号1,2,3,4,中层1棵为5,底层1棵为6。据调查观察,这6棵茶树,虽同属一类型,但由于从武夷菜茶有性群体品种,经长期自然杂交演变而来,因而存在个体间的差异,大体分为3个不同的株系。3,4号成熟早,节间短,叶小而长,叶面光滑,叶齿浅,叶边平,制成乌龙茶,岩韵明显(有棕叶香),香气较浓,味醇不淡,叶底黄亮稍暗。2,6号成熟居中,节间短,小叶型呈椭圆,叶质细嫩,叶齿细不明显,叶边平,制成乌龙茶香气较高,味醇稍薄,叶底黄亮,绿叶红镶边适度。1,5号成熟期最迟,叶齿粗而深,叶边呈波浪式,制成干茶香气比3,4号强,但不及2,6号,滋味似2,6号,叶底黄亮。
据说,大红袍茶树发现于明天启七年,至今已有375年的制茶历史。大红袍产量极少,每年仅半斤左右。现在经过科学的培养和管理,产量有所增加,但每年也不过7两而已。为了满足人们对大红袍的迫切需求,茶农们采用嫁接和插条繁殖的方法,在九龙窠峡谷的沟底平滩上,开辟了大片大红袍第二代茶园。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红袍,就是这种茶叶。味道虽然不错,但与大红袍母树所产的茶叶相比,就逊色多了。

猜你还喜欢:

已有1850人收藏